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彩虹與太陽的對決 下篇 (Seediq Bale) 2-2

廬山溫泉地名在最早叫馬赫坡=馬海僕(Mahebo),1945年蔣公曾至此視察發現當地地理環境類似大陸廬山,所以再度易名為廬山.隨後建造的蔣公行館經多次整建翻修後至今仍閒置不用,裡面堆放一些桌椅等看的出已好一段時間沒在整理.既然把它當倉庫用當初相關當位為何還要花錢整修浪費了納稅人的錢,否則就好好運用它當作旅遊賣點.反正現在說這些也可能沒意義了....

再稍往前走應該就是此地最早的溫泉旅館警光山莊而這是多次擴充改建後的樣貌.原名為 警察招待所 建於1943年當時為日據時代最早是二間日式平房,並有一大浴池專供警員使用.爾後台灣光復才開放給民眾使用.(本文上下篇部分文史資料擷錄自 生活多寶格 )

在園區步道的警光亭旁擺設著一塊當時的第六任埔里街長 渡邊誠之進 為當時此地開發的典故所立的石碑.(富士溫泉開設由來之記).而開發之時已近太平洋戰爭結束.

石碑旁的原民雕像.

循著往最原始的溫泉頭前進發現佇立於一旁外觀建築大致都已完成的蜜月館新館,今已工程停擺因為接下來的遷村計畫已讓當地再投資的業者心在淌血...,還有近些年有來過此旅遊的你記得稍前方有仁愛鄉農會開設的簡式湯屋與煮蛋池嗎?都已封館封池了.

這是往溫泉頭的道路,欄杆掛滿從溫泉源頭輸水到旅館的管路.到最裡面的路況大都一致,有些路基已在下陷.

我只走到一半就不想再往裡邊走,因為多年前發現裡面蓋的雜亂無章竟然也有個人湯屋,整個環境品質讓人不敢恭維...而我只想要簡單不過由地熱冒出的溫泉池煮蛋而已.從這看過去你覺得它像什麼地方?心裡知道就好.....

往回走,看看四周都是冰冷的水泥建築飯店旅館以及紛亂的招牌與管線,唯獨這裡讓我感覺賞心悅目,當然財團是有能力來維護環境品質的,一樣要花差不多的錢你會選擇哪一家呢.

買了杯冰紅茶+珍珠坐在裡面與服務人員閒聊提到斷水斷電與遷村的問題,她說這問題暫沒那麼容易解決,幾家在地大型老飯店他們的根就在這裡賺的錢也都再投資於擴充飯店一輩子的心血也都在這裡,也因為這裡的賣點就是溫泉就算遷村到埔里再發展一個旅遊區談何容易.

談到這裡不得不説我們的各縣市政府或中央,記得小時候到這裡只有8家中小型旅館而且對禁建規則還蠻嚴的,不過在蔣經國死後整個法規好像就開始鬆動了什麼事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了事態嚴重以後才再用其它替代方案或就地合法或變更條文等等來解決,其實到後來整個狀況也都爛(無解)的差不不多.你想下一個會不會是清境呢?
這是天廬飯店下方的SPA區.

不同角度看蔣公行館

由天廬飯店窗戶望出去就是佔滿塔羅灣溪床的旅館與飯店,前面山上還是不斷開墾種茶.不斷的超限開發.

你有看到吊橋沒?

街上除了散客七八人來泡湯外其餘時間就如同這樣.

這家飯店在辛樂克颱風來襲時一樓都被土石給淹沒,自己還築了道圍牆.

一條該有的溪流風貌都沒了取而代之的一條水泥巨龍.

 
來這裡是看自然風景但曾幾何時舉目所見都是水泥建築.
來匆匆去匆匆為何遊客只願短暫停留?因為這裡已失去自然景觀沒有那種讓人想留下的悸動 !泡個兩小時的湯大概就可走了....


離去時再看一眼廬山吊橋,也許這是最後一次廬山巡禮的機會,也許再多的也許也喚不回失去的天然景色,人性貪婪以為取之容易所以不知珍惜,等到用之殆盡才知為時已晚,哀哉!

空曠的中心點

在當區曾風光一時的老字號廬山賓館今已荒廢,承租的老闆娘於2008年辛樂克颱風來襲時在溫泉區最下游的"廬山賓館"木屋區不幸罹難,翻開這一頁廬山風景區溫泉史頗令人不勝唏噓.



回程看見萬大水庫正在清運堆積的土石,為了下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不管要清多久政府該做的還是要做,該花的錢就是要用在刀口上.在上霧社台14線就有多路段路基下陷河道被土石墊高的景象,而工程單位正在進行清除與補強,希望這不是又要選舉才做的.

在台14線往霧社過一個明隧道不遠處就可看見矗立於道路右邊的人止關招牌.昔為山胞與平地人的分野處.取其為"平地人止步"之意也是霧社事件賽德克族首領莫那魯道領導族人死守抗敵的隘口.想要看更詳細的溫泉史請點 生活多寶格

人止關旁往下探去盡是深谷,可見日據時代此處道路未完全開發時要經過這裏是多麼的艱辛與險惡.至此我的所見將深深的烙印在我腦海,一趟行程讓我完成兩件事 1.上了一課未曾深入了解的霧社事件與抗日英雄莫那魯道 2.藉由前項同時認識臺灣的部分地理與地方開拓史.趁還放暑假帶著家人走一趟這裡,或許是你(妳)見證廬山溫泉風景區的最後機會,別缺席了 !. 若你想知道更多台灣溫泉史強烈推薦妳(你)點閱 生活多寶格

彩虹與太陽的對決 上篇 (Seediq Bale) 2-1


從前從前...在遙遠的台灣山地裏,有一支信仰彩虹的民族,有一天他們遇見了來自北方一個信仰太陽的民族,他們為了彼此的信仰而互相戰爭...日本人比濁水溪的石頭還要多,比森林的樹葉還繁密,可我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 ! _ 莫那 魯道
近來電影'賽德克 巴萊"預告不斷,小姪子一直問這是在演什麼?在台灣哪裡?想想既然他這麼有求知慾何不乾脆帶他走一趟歷史之旅.接近霧社街道前就可看見矗立於台14線埔霧公路旁的牌樓
 
此 莫那 魯道抗日紀念碑位於台14線往清境農場過霧社中油加油站不到100公尺處左方,約有5個小型車停車位.屬開放式園區,範圍不大對面有廁所.近十年來應該是政黨選舉因素這裡才逐漸被重視,也有企業贊助多了銅雕,環境也有改善,今來訪園內正在多裝設夜燈與水泥補強.

這銅雕栩栩如生特別是腰際間佩帶的的那把番刀.碑柱後方就是抗日英雄 莫那.魯道的墳墓,只是以當時歷史背景他的遺骨真的有葬在這裡嗎?我也不知道哩..(後記:日前看民視節目原本其骨骸被當時日人尋獲存放今台灣大學做人體學術研究,後由當時省長謝東閔把遺骸送回現址並規劃此區供人憑弔.雕像是近年才陸續由企業捐贈的)

完整的銅雕像與基座.旁邊有"統一關係企業捐贈"字樣.

對於園內的銅雕像作者把莫那 魯道那種充滿自信氣宇昂揚的神韻都展露無遺!

旁邊另一座銅雕.連後方小孩手裡都拿著一顆石頭準備反擊,只為保有自己民族的尊嚴而戰!

碑文紀載著當時的抗日史.但上面寫的是泰雅族.
離開抗日紀念碑後往廬山溫泉方向前進.接近春陽部落前的此座山因山型似富士山,又位在荷戈社,故名 "荷戈富士山".而 "花岡山"之名係為了紀念霧社事件時,在此山自殺謝罪的花岡兄弟而來.又名"小富士山","櫻山".(此段話節錄自 生活多寶格 )
車行至春陽往台14線路邊的產業道路下切至濁水溪畔的春陽溫泉,在日據時代春陽部落被命名為櫻 」,所以春陽溫泉也叫櫻 溫泉.下來這段路陡又挾會車不易故新手與車輛馬力不足的不建議開.這是新建的德魯灣橋,較上游的太魯灣橋在前幾次的土石流摧殘下已被吞噬殆盡.過橋後的幾處民宿也都是在狹小的產業道路上,需注意.
 
橋下的溪床因日積月累的土石不斷墊高.


往下游望去也是同樣景象,更別說是萬大水庫的淤積了.

在往台14線開上去時抬頭看見如此景象有如日本冬季時知床海上浮冰?

還是像白天施放的高空煙火?

連接春陽與廬山溫泉的雲龍橋.二十多年前可是由左旁的舊吊橋擔任重責,大型客車到時乘客都必須下車步行通過(特例狀況除外)等客車開過去乘客再上車.小時坐過蠻刺激的很像看電影隨時可能有鋼索斷掉或者枕木斷落車輛隨之翻落的憂心!

隨著遊客車輛增多原吊橋已無法負荷,進而蓋了這座水泥鋼橋,舊吊橋功成身退.新橋兩端的男女原民銅雕有如駐守著故鄉出入口,又像是在迎接遊客的到來般.

明隧道旁的洞口是舊隧道口已封閉.

舊吊橋前做了些設施供人憑弔它的功績.不過周遭真是臭死了垃圾,尿騷味還有焚燒金紙的痕跡,發生過什麼事嗎?有關單位處理一下吧.

石刻所顯現的不就這裡嗎.


過雲龍橋往濁水溪床的春陽溫泉望去也能看到遠方的花岡山.道路前方有叉路左邊往上開是廬山(馬赫坡社 Mahebo)也就是莫那魯道的故鄉,因為是部落平常少有遊客往那去.右邊往下則是溫泉,但現今民眾都習慣廬山溫泉這樣的統稱叫著.

後面最高山頭的左方幾個尖尖的屋頂就是清境老英格蘭飯店.

暑假應該是往山上避暑的旺日,就算是中午一般也不該是這種景象,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空曠!因為廬山地區母安山的岩體嚴重滑動,驚動主管機關深怕只要再下一次累積1000毫米的超大豪雨整個廬山溫泉區將被埋沒.而原要在七月份對此區全面斷水斷電的相關報導一出來後,遊客就給了整個盧山溫泉風景這樣直接的回應.
橋頭右邊的小米麻糬今天沒開,還是遷居了呢?其實從上面的公有停車場已關閉,而且建物邊的階梯也是嚴重裂開難怪乎主管機關要求儘速遷村.停車場順勢而下的店面也是關了一整排還有滿地狗大便..唉!上面的景象好荒涼....

日據時代廬山溫泉這一帶叫馬赫坡溫泉.而吊橋盡頭鐵皮屋的位址原是一家"碧華莊"旅館,負責的老闆娘是電影"賽德克.巴萊"真實歷史人物 花岡二郎的太太 娥賓.塔達歐(日名 高山初子)開設的目前是否在世須再查,但該旅館已拆除而今變成休憩廣場與店面已無法看見當初旅館樣貌.(人物資料擷取自  生活多寶格 )

溪床旁的建物儘是颱風過後土石流沖刷過的殘破景象是人硬與天爭地的後果嗎?

回首一看還是沒人沒人...

派出所前的步道靠近邊牆的位置也有下陷的情況...